食品安全(HACCP)管理體系的產生
HACCP(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.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)體系起源于美國。是由承擔美國宇航食品生產的拜爾斯堡(Pillsbury)公司,在20世紀60年代,專門針對預防 控制食品生產加工中的安全衛生進行設計、開發的一種管理體系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和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署(USDA FSIS)先后把HACCP運用到低酸罐頭、水產品、肉禽類產品和果蔬汁生產上。同時,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也對HACCP體系進行了研究和應用。經過40 多年的發展,已被發達國家,如美國、加拿大、歐盟等接受,其他國家也積極仿效,如韓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國也已經開始致力于建立以HACCP為主要控制 理論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。食品法典委員會(CAC) 以HACCP為精髓的國際規范也日益成熟。
在我國的發展
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,HACCP體系理論逐步被引進,并于1990年3月實施了“出口食品安全工程的研究和應用計劃”。1995年12月18 日,美國頒布了水產品HACCP法規后,我國對美出口的水產品加工企業也逐步按其規定要求實施HACCP。2002年3月20日,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 員會發布了第3號公告:《食品生產企業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(HACCP)管理體系認證管理規定》。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第20號令《出口食 品生產企業衛生注冊登記管理規定》中就明確提出了《衛生注冊需評審HACCP體系的產品目錄》,目錄中的產品涉及6大類。2002年12月中國認證機構國 家認可委員會正式啟動對HACCP體系認證機構的認可試點工作,開始受理HACCP認可試點申請。
ISO 22000標準產生
為滿足各國開展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需要,國際標準化組織農產食品技術委員會(ISO/TC34)成立了WG8 工作組,參照質量/ 環境管理體系國際標準( ISO90001/ISO 14001),于2005年9月發布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國際標準(ISO 22000:2005)。這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的繼ISO 9000 和ISO 14000 后用于合格評定的第三個管理體系國際標準。ISO 22000將國際上最新的管理理念與食品安全控制的有效工具——HACCP 原理有效融合,必將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。我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06年3月1日發布,2006年7月 1日實施,并與2006年9月16日出版的GB/T22000-2006《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食品鏈中各類組織的要求》等同采用了該標準。